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

西方自然科學的起源 (4) 奧古斯丁的記號理論

可先閱讀:
 - 西方自然科學的起源 (1) 相似性 
 - 西方自然科學的起源 (2) 奧利金詮釋系統 


目前時間軸:


在第二篇的〈奧利金詮釋系統〉中,我們談到柏拉圖的象徵主義對於搞宗教的人來說,幾乎是個超值大禮包。透過將世間萬物看作是宗教教義的一種隱喻或譬喻,對於宗教的權威、宗教的傳揚有十分大幫助。
 
在西元 4 世紀,基督教已經被定為羅馬國教,對於奧利金詮釋系統想對抗的異教來說,幾乎已經奠定了基督教的權威性。



奧古斯丁的信心轉向

奧古斯丁是一個神學家、哲學家,從小才華洋溢,19 歲的時候閱讀古希臘聖哲的書籍,開始產生想要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心,並於 30 時多歲的時候轉信基督教,活到 75 歲才離世。

奧古斯丁首先把奧利金的詮釋系統,更大力的轉向到「信仰層面」,並擴展成四階詮釋系統:



相較於奧利金詮釋系統,將歷史作為權威性、將道德作為老百姓的指引,奧古斯丁更加強調聖經中的「寓意含意」,並強調在寓意之上,還有更奧秘的「神秘意義」。


這個四階詮釋系統的內容,也被濃縮在一首短詩之中:

字面意義教你做什麼, (Littera gesta docet,)

 寓意意義教你信什麼,(quid credas allegoria,)

 道德意義教你應當做什麼, (Moralis quid agas,)

 神秘意義教你應當追求什麼。(speres anagogia.)

奧古斯丁強調,我們應該要理性」而「重信仰」,他甚至認為如果我們過度去計較大自然中的萬物法則,只會妨礙每個人自己的信仰成長,可想而知,在這個詮釋系統底下,自然科學的興起看來又要暫停一會兒了。

然而奧古斯丁哪來這麼強大的哲學基礎,讓他可以忽視環繞周圍的萬物法則? 這就要談到他所發展的「記號理論」。

自然萬物只是過渡:記號理論

奧古斯丁指出,在傳統的詮釋中,我們考慮到一個「詞語」可能指稱很多種涵義:

奧古斯丁認為,並不是因為「詞語」本身有多重含義,而是因為詞語指稱的「事物」本身,可以是其他事物的【記號】



而聖經中啟發我們的都是靈性、宗教的意義,我們應該忽視這個中間的自然世界萬物,去探索這個自然萬物到底是指稱什麼上帝給我們的啟示:




無疑奧古斯丁是非常優秀的哲學家,他把柏拉圖的象徵主義用於 (1) 忽略過度深入大自然(2) 忽略過度深入字面歧義,而直接指向一個聖經中可能還未開示的「神秘意義」,而所有神學家應該是想辦法從聖經中的線索中,去挖掘神要啟示的神秘意義到底為何。

對於科學發展來說,奧古斯丁讓神學家們不再深入去建立對於世間萬物理解的「準確性」,而是轉而讓神學家應該去思考「象徵意義」,也就是原本我們在第三篇談的〈博物寓言〉的那種 100% 對世間萬物解釋的動機沒了,因為世間萬物只是一個【記號】。


就像是上面這樣的一個交通號誌,我們只要知道這個交通號誌指的是「停車」、「不可以停車」,我們不用深入去探究為什麼「停車號誌」是藍色的?為什麼「不可停車」 號誌是紅色的?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。

奧古斯丁指出,研究世間萬物是徒勞的,因為在神所啟示的內容中,世間萬物本身只是一個「記號」,也就是世間萬物本身不具備任何可理解的內容,真正的內容是我們要看到這些世間萬物背後的象徵含義。

延伸思考

我們可以看到奧古斯丁的記號理論在許多權威之處都被玩得非常兇,例如現在在廣告、商業上常使用的各種關鍵字詞(Buzzword)。

例如講到大數據(Big Data)講到人工智慧(AI),我們不會關注到底再談這些的人,他們本身能用大數據做出多準確的事情?到底他們用 AI 能做出多準確的事情?

所以我一再強調,我的座右銘是:

「不是區分軟與硬,而是要指出軟的硬度。」

是多麼的重要,當你不探究精確性,只是在那邊探究差別意義的時候,你其實就是在玩一個符號、玩一個與事實脫節的虛的概念而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