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2月6日 星期四

西方自然科學的起源 (1) 相似性


西方自然科學的起源

當我們探究西方自然科學的起源時,首先要先了解物質世界在古代西方人的眼中是什麼。

沒錯,就是這個「」,當我們在討論「」 的時候,其實牽涉到的是一種「相似性」,例如當我問你「螞蟻是什麼?」的時候,你可能會說「螞蟻是一種社會性昆蟲。」

當你說螞蟻是一種社會性昆蟲,你指的是他在物質世界中和一群社會性昆蟲相似,例如蜜蜂,所以你腦中實際上運作的是一種尋找一個標籤,這個標籤是以「相似性」的關係來解釋。


而這些討論「相似性」的各種哲學理論和思考,例如「愛是什麼?」「幸福是什麼?」,在隨後被後來統治西方世界的基督信仰打入異端,被斥為「閒聊空談」。

基督教神學的起源

盡管修道院的教父們,各種貶低古希臘哲學,但是他們發現希臘哲學的這套探討「是什麼?」的思考工具,可以幫忙他們去探究、辯論到底全能的上帝在想什麼。

在耶穌過世的 200 年後,基督教神學有了更豐富的初期發展,認為上帝已經把所有答案藏於世間萬物之中,等著我們去挖掘,為什麼神學家會這樣想呢?因為他們使用了「相似性」的思考工具。

例如,當我們要回應基督教的「耶穌誰?」 這個問題時,神學家找到一個解釋的方式:



這些教父們,首先找到的是歷史事件的時間相似性」,摩西奉獻自己的生命,死了之後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發展自己,而耶穌現在奉獻了生命而死,一定也是為了拯救我們!

太棒了,這個「相似性」工具,在時間點上就能幫助教父們建立一個豐富的「寓意解釋」,當這個方法是可行之後,就加重了整個基督教神學,更深入的往理智空間作解釋。

 例如,你這時候問「螞蟻 …」會得到:



因為基督教神學已經整個往心裡去,所以相似性全然在「理智世界」中運作,教父會告訴你說螞蟻是一個好的昆蟲,因為他就如同聖經中勉勵人要努力工作一樣‧

你可能會覺得這回答很怪,我問的是「螞蟻是什麼?」然後你和我說「螞蟻是好的昆蟲?」這是三小回答?你的疑惑很正常,因為你的思維是建立在【物質世界】的相似。

對啊!物質世界相似呢?


 

因為世間萬物的解釋,我依靠真理之間的相似性,就能解釋了,自然而然就不需要去解析物質世界之間的關係。


反之,也隨著西方神學家在嘗試解釋各種真理的時候,慢慢發現心中世界的相似性,已經不夠解釋聖經真理了!所以才逐步開始在物質世界尋找相似性,來解釋各種神學理論。


而當神學家開始透過物質相似性解釋,自然科學的研究也就開始了。

延伸思考

一、你可以思考依照這個邏輯,自然科學是否會出現在東方文化? 當你要解釋這點,你就要看東方文化中是否有東西「會不足夠在心裡面解釋呢?」。

二、比起「蘋果一個樹的果實」我們更想得到「蘋果一個健康水果」的標籤,這是否是我們開始往我們內心去找相似性呢?

三、各種大數據分析、顧客行為分析,是否也是古代神學理論建構的另一種面貌呢?古代神學偏重於心中世界尋找相似,而現代資訊時代則是偏重在物質世界尋找相似。


那古代神學建構的過程遇到的瓶頸,是否也是我們當代大數據分析、機器學習與實時系統建構會遇到的瓶頸呢... 這中間是不是有大錢可以大撈一筆呢?有趣吧!

當你去追根朔源,就會發現很多東西在歷史中沒有改變,改變的只是切入的角度,當你越來越明白,你就越來越能正確地找到對的方向去思考、去精準看到機會去把握。

參考資料

聖經、新教與自然科學的興起
The Bible, Protestantism, and the Rise of Natural Science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