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2月6日 星期四

關於原則式的交易準則

因為一波 LINE 的搬家潮,加上去年香港事件、今年對岸疫情的關係,不只是台灣人,大量使用中文的人開始使用 Telegram 通訊軟體。

而也開始出現一堆莫名其妙的群組推廣,尤其是財經相關的。我這個人是這樣,討厭的東西我自己會閃開,然而自己出現在我眼皮底下的我就會很厭惡,就會很討厭,就會很想碎碎唸。

對我來說,金融市場變遷快速,像是去年 2019 債券市場的 Repo Market 就是一個可怕的問題要解決,歐元區的整體經濟狀態也是要倒不倒的,甚至到最近還有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反轉的問題,每一年都是一個和以前有點像、又不太像的情況。

所以任何交易上的考慮,或是相信的東西,他都應該是一個【假設】,也就是我講的東西隨時準備好被推翻,我不在乎,能賺錢就好,被推翻造成我需要做更多功課,那我就做。

 但... 對不起,這真的是我的底線。

我完全不能接受教條式或原則式的交易準則、交易信念或交易信仰,這是我的偏見、我選定的立場,我接受這種立場的任何批評,接受這個立場的任何短絀之處。

但我就是他媽的痛恨任何「教條式/原則式」的東西,我指的是在交易上面。

例如說,我剛剛就看到一個讓我眼睛很痛的東西:

當風險報酬比達到 1:2 時,將停損調整至成本之上。」 

然後這個原則是一個很優秀的交易員,經過很卓越在市場上實戰出來的心得,你還可以說這可能是他總結一生的交易智慧之類的...

如果你很幸運,這個原則使用上你舉一反三,整理出自己合適的版本,同時在金融市場上有用,那很好。但多數人不是那麼幸運,他可能在運用這個守則的時候,遇到一些問題,然後?這不就和弟子規一樣?

父母命,勿行懶。(父母叫你做,不要懶惰拖延)

如果父母叫你做不合理的事怎麼辦?如果你就是想偷懶怎麼辦?這是在金融市場打仗耶,各種權宜之計的黑科技才是獲勝的關鍵耶,例外怎麼處理?

講的人是有實戰經驗也就算了,享的人的動機又是什麼?你是想分享出去讓人家覺得你很懂?讓人家覺得,哇,你居然和誰誰誰用一樣的原則在做交易,所以你是希望別人把你當作是誰誰誰嗎?

如果你今天懂 MAE/MFE ,剛剛那句話某種程度可以簡化但不完全是:FE 在歷史 MAE 的兩倍左右,請執行損益兩平停損(Breakeven Stop)。當你有個框架,看這個問題就是可以驗證的,而且你可以有系統演化出各種其他邏輯,因為你已經有一個框架。

我不是說所有東西都要拉到 MAE/MFE 框架底下,而是說你要了解這些交易名言,他並沒有給予你任何框架去分析,去改進,你就只能亂舉一反三,而且還不能與時俱進。

你看 Wiley Trading Series(當然也不只限這個系列,這就是中文書和外文書的差別,我不想崇洋媚外,但核心文化就是有差異)

幾乎每本書寫得都不難,但是作者都會分享出一個框架和理論,而不是在那邊像一堆雞湯書一樣,一個小節結束就給你總結什麼:「所以交易成功關鍵就是自律」,律你媽啦律

除此之外,還有一種就是【阿 Q 精神】,這種通常是不做交易的人,然後拿這些原則性的東西整天在那邊靠背做交易的人,說:「你看,就是要 1:2 風報比的時候就要損平停損!你堅持了 200 筆交易就毀在這一次!OOO 卓越交易員三十年的經驗你是當屁嗎!」然後靠背你,好像他記得這些交易名言或準則,目的就是到處酸人一樣,提不出任何見解,唯獨讓他快活一天。

像很多創業成功的人,都有一套成功祕法,被採訪的時候都會總結出一些簡單的規則,但是他的腦袋裡的整套摸索過程中發展出來的「試錯框架」,才是真的值得參考的。

我就只是想亂噴一些東西,沒事。我可以很完整的論述這整件事情,但我實在懶得打...就只是想靠背一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