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2月14日 星期五

關於學以致用

最近為了寫部落格,重溫了很多著作,再再印入我眼簾的就是啟發(Heuristic)這個字。

雖然不懂拉丁文、希臘文,但我也盡己所能以一個理工人的身分,盡己所能地探究。

更深的認識我的大概知道,我一天花在閱讀和思考的時間至少 2 小時,撇開特殊日子。

我還夢到過我被倒下的書櫃砸到喘不過氣而驚醒,不瞎掰,真的。

因為我有太多書放不上書櫃,疊在地上和桌上,可能這樣才恐慌吧。




當然正如大家所知,我除了「愛智慧」我也追求我學得一定要能實踐、身體力行。

我今天讀這麼多哲學思考的東西,目的無他,就是我要更有遠見地去把握各種機會。

而這種「學以致用」的自信的來源,以及和啟發法對我的意義是有關的。



如同我在圖像式思考的文章中提到,我是在大學二年級之後接觸到圖像式思考。

我大學一年級在系上成績並不突出,我的微積分、線性代數只有 60 多分,班排 10 名左右。

但是就在大二接觸到圖像式思考,我轉換思維重新學習。

我在數學系高等微積分上下學期拿到 99 分,老師沒有放水。

我厲害到,我可以只看到「定理編號」,例如定理 4.3.4 ,我就可以把證明全部默寫出來。

而這個證明可能是 3-4 面 A4 ,非常冗長,就因為我用圖像式思考。

就算是我打文章的當下,我也能回憶到大概,大概記得證明的流程,可不可怕。

也因此,我從大學二年級開始,每學期都是我們數學系第一名。





後來我因緣際會,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工所跟一位老師 Theodore Allen 做研究。

他是 Agent-based Modeling/Simulation (代理人建模、代理人模擬)的權威。

簡單來說,這位老師的專長就是「情境模擬」,而我正好超級擅長「圖像式思考」

只能說... 我不知道,我覺得冥冥之中或許上帝在我身上有工作吧...

本書還探討離散事件(通常是決策環境,而非物理環境)模擬會遇到的問題

我那時候主要負責的是美國投票機的地理位置分布

在美國投票是要排隊的,因為是用機器投票,所以要決定怎麼分布這些投票機

所以就使用一波啟發式搜尋,搭配實際地理資料、交通資料、人口資料

不斷尋找參數,最後決定分布方式,也順利投入俄亥俄州的首度哥倫布市使用

最後估計是節省了 20-25% 左右的成本,我非常開心






與此同時,我還有另外 2 個研究方向在做,分別是:

1.我想用代理人模擬進行造市商的模擬,考慮各種掛單機制、市場微結構

2. 那時候 Ted 老師有一個馬可夫決策過程 (MDP) 的框架,我就順勢學習了

 
沒錯! 也就因為 (1) 這一點,我才開始接觸到 MAE/MFE

所以我整個的思考的脈絡,就是 圖像式思考 → 情境模擬 → 造市商模擬 → MAE/MFE

所你問我,我怎麼會想到 MAE/MFE ,很多人也都知道 MAE/MFE 啊

但是我是因為曾經親自去搭建造市環境,寫 Java 程式去模擬造勢環境

所以我對 MAE/MFE 才感觸更深,你們這樣就知道我的來龍去脈了



那段不會寫程式又要寫 Java 的日子



(2) 這點我要講一下,其實如果你去看美國柏克萊大學的 2018 人工智慧導論課程

網路上找得到投影片可以下載,點這裡:

https://inst.eecs.berkeley.edu/~cs188/fa18/assets/archives/fa18_cs188_lectures_pptx.zip

像這個導論課程,著重在如何搭建決策的人工智慧,為什麼課程如此設計?

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了。

我也是剛好有幸在美國的時間,做了第一手的學習,我的主力是放在前兩條線

所以這方面當初主要就只有上課學習而已,工作才開始實際使用


蠻推薦可以抓來看看,前面文中有連結


其實在美國那段時間,我最大的感悟就是「學以致用」

就是我才明白,理論能拿來實際應用的關鍵,並不是理論,而是理論產生的過程。

真正的關鍵是「黑科技」,而我想走的就是能實用的東西。

又剛好我是在碩士期間拿一個學期去美國,所以回來之後我還要上課。

有一次我就和台大財金所的教授何憲章老師懇談,因為我上過他的投資學。

他其實給我的是更高格局的答案:去美國唸工業工程或財務工程的 PhD。

他說我弄髒手,固然可以做,但是在台灣起跳點不高,應該往世界格局去。



但是 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自己的性格,其實我還是偏向文組。

交易、數學當然我實力爆幹強也有自信,但我覺得我的熱情永動機是在思考、哲學方面。

所以其實我很針扎,也就在那段時間,我認識現在的合夥人,而有了目前的公司。


之前參加活動,朋友請我做一點自介

可能講偏了,我就是想講一些話而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