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3月1日 星期日

關於哲學中的性情


早上接了一個電話,是一個優秀的生技團隊,終於打通東南亞的通路。

因為擔心股權上的爭執,一早八點就傳 LINE 想和我請教怎麼設計與規劃。

因為跨國... 跨國要處理這些事情很麻煩,不太容易。

這個電話一講完,就突然有點頭痛,不是很舒服,難不成因為一早用腦過度?

於是就擱置一些事情,從 10 點多到下午三點,花了 4-5 個小時讀了一些書。



我走到書櫃,挑了許多哲學史的書,一本、兩本、三本和四本。

抱著到床上,半臥的開始翻這些書,我把這稱作是「多書閱讀模式」。

也就是說,是來往於這些書之間,對照、比對比較,考察歷史。


看完書之後睡了一會兒,醒來突然想到美國實用主義大師威廉.詹姆士曾經說過:

哲學史的大部分,就是人類氣質牴觸的歷史。

對於詹姆士來說,他經常在許多演講中用到 氣質(Temperament)這個字。

我覺得一個更好的理解,是看成一個更剛性的脾氣、或是看成軟性的性情。

詹姆士說:

因為一個人所擁有的氣質,習慣上不將他視為一個辯論的理由。

 所以哲學者辯護他的結論時,通常需要提出一些無關個人的理由。

 但其實他的氣質所帶給他的偏執,遠比客觀的前提給他的,還要強很多。


簡單來說,就你再怎麼樣客觀、有道理,其實你本身還是有一個很主觀的理由。

也因此,詹姆士也講到:

於是我們在哲學的辯論裡,乃發生一種不誠實的情況:

 我們前提中最重大者,是永遠沒人提起的。


當我們關注一個哲學理論、哲學思想,倘若要把這個人的主觀因素去除。

就會很危險的造成大前提可能被忽略,因為人會刻意習慣隱藏這個主觀前提。



這也是我相對來說,很討厭和那些愛談「哲學思想」的人交流的原因。

他們都想把各種思想從人、從歷史環境中剝離,然後闡述自己是如何精準把握這個思想。

由於他已經抽象到了足夠純粹,就會過度保守說:「作者可能沒有這層意思。」

是什麼樣的一個學習結果,會讓人腦袋如此死板?如此保守?

怎麼會認為一個人可能在思想上有創見,又能同時獨立於歷史的洪流之中呢....



第二,這也是我在看很多無論是學術文章、專業文章的時候的想法,

我在文章中是看不到靈魂的,而這是不誠實的

很多學術文章,都會很想要把自己的主觀因素去除,去用很客觀的角度寫。

結果就寫得很冷冰冰,就像是一個統計分析報告一樣,只是結果更好一點就想告人知。

到底,在這背後你的企圖、你的思維,在哪裡,都找不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